行一阵是三国志战略版中具有独特战术价值的阵法战法,其核心特点在于前期提供高额减伤,后期逐步叠加增伤效果。该阵法要求三名武将的自带战法类型相同,触发后可为携带者提供最高60点属性加成,同时在前三回合为友军群体提供30%、20%、10%的递减减伤效果。从第四回合开始,减伤效果结束并进入增伤阶段,第五至第八回合逐步提升造成伤害,最高可达80%,但需承担20%的额外受到伤害。这种设计使得行一阵适合续航能力强、后期爆发高的阵容。
行一阵的最佳应用场景是慢速阵容,尤其是依赖后期输出的体系。例如司马盾阵容,其输出核心司马懿通常在第四回合后开始发力,与行一阵的增伤阶段完美契合。携带行一阵的武将推荐选择辅助位,如曹操或满宠,通过提升统率或智力属性增强减伤或治疗能力。需注意前三回合的减伤虽高,但第四回合存在真空期,需搭配其他减伤或治疗战法弥补短板,例如抚辑军民、草船借箭等。
在阵容构建上,行一阵适合与高续航兵种搭配,如藤甲兵或象兵。藤甲兵能进一步降低兵刃伤害,弥补行一阵的易伤缺陷;象兵则通过延迟伤害机制为队伍争取更多回合数,确保后期增伤效果充分发挥。行一阵对武将站位无硬性要求,增伤效果可作用于任意位置,因此非主将输出的阵容也能受益。例如司马盾中,司马懿即使不作为主将,仍能享受行一阵的增伤加成。
行一阵的劣势在于第三至第五回合的过渡期,减伤效果消失而增伤尚未完全生效,容易被高爆发队伍针对。破解方法是利用控制或治疗手段拖延对手输出节奏,例如搭配刮骨疗毒、魅惑等战法。行一阵的增伤效果需叠加至后期才能达到峰值,因此不适合速攻阵容,仅推荐用于以拖回合为核心的战术体系。行一阵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选择,需根据队伍特性和战场环境灵活调整。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后期输出阵容提供稳定的伤害放大,但需通过合理的战法搭配弥补前期弱点。